《英国病人》影评人物分析:我爱Cheek to Cheek
来源:互联网作者:隔壁小王639关注
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男女主全部提名,共拿了9个奖,当年的大赢家。比诺什不仅在奥斯卡拿了最佳女配,还拿了铂金银熊最佳女演员。就像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故事要讲的远远不是一段爱情本身。本片是根据加拿大作家的小说改编的,男主角“英国病人”是一个奥地利人,而他的情人则是英国人。另一位真正带着我们读故事的女主角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加拿大护士,而她爱的人则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英国人。这些人复杂的身份,与作者本身加拿大人的身份构成了有趣的互文。这种复杂的情绪在本身里也隐隐绰绰地透露着。当我们做意识形态批评,我们不能只看他们说了什么,更要看没有说什么,那些他们掩盖掉的东西,就是真正意识形态代表的东西。比方片中作为殖民者国的英国,作为被殖民地的加拿大故事,英国兵,二战中被德国吞并的奥地利男主,他们的立场都被模糊了。在世界各地借着地质勘查的明目,勘探测绘他人领土的“英国皇家地理委员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片的反战立场就如男主在片中那句“哪边不在死人”一样的苍白无力。一战是殖民国分赃不均大打出手,二战的主义是在这些无耻国家失败的权利游戏下纵容出来的,英国的绥靖政策,祸水东引,纵容德国发展壮大,漠视在远东地区的扩张和侵略,搞祸水东引,搞抗苏,美国的孤立主义大发战争财。隐去了这样的历史背景,这些老牌国家的反战片看起来满怀人文关怀,实则惨白无力。战火中的爱情总是凄美地很,也只有爱情本身,在这些谎言,野心,野蛮,残忍的背景里,仍然被人感知。
To K
K。
你的锁骨
隶属哪个国家
我曾与你
在那儿犯下
无边界的罪恶
渴望的名字是沉默
如同歉疚
如同热带漫长的夏日
难道我不曾了解地狱
起伏的黄沙
你瞧,大火淬炼了
这具曾被你抚摸的躯壳
此时,盘桓不去的
除了毁损的肺叶里
低哨般的呼吸
还有盲杖般
踌躇的记忆
你的死亡
已然是我的裹尸布
你遗留的字句响起
我的安魂曲
看完《英国病人》忍不住以A的口吻拟了一封对K临死前所留信件的答复
相关电影介绍:
英国病人
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机师由于受伤,想不起自己是谁,因此被叫做“英国病人”。汉娜是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她决定独身留下来照顾那个英国病人。他们停留的地方是意大利的一个废弃的修道院,远离战争的喧嚣,显得宁静而闲逸,“英国病人”静静的躺在房间的木床上,窗头的一本旧书渐渐唤起了他的思绪…… 一段爱情,在战火中燃烧,逾越了道德,改变了战局。考古学家艾马殊伯爵(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跟随探险家来到撒哈拉沙漠考察,结识了绘制地图的飞机师杰佛和他妻子凯瑟琳(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 饰)。凯 瑟琳的才气和美丽让艾马殊深深着迷,两人在沙漠一个幽深洞穴参观壁画时,更加发现彼此志趣相投。 道德最终战胜了激情。凯瑟琳和艾马殊分手后,杰弗发现了妻子的外遇。伤心的杰弗开着飞机企图与妻子和艾马...
评论
节奏有点慢,我是一点不喜欢这个男主的性格。
很久以前看得感触不深。出发前又想起看了一遍,直到来到了撒哈拉,满脑子都是那首歌和电影里最后翱翔的画面。爱情如果在最绚烂的时候定格也未尝不是一件最好的事。
摄影太美,音乐太美,五星当之无愧
片中爱情的小细节很动人。演员很好,特别是两个女演员,而我又尤其喜欢Kristin scott thomas。男主的背影和侧身很好看。对almasy来说,无论哪国胜都是生灵涂炭,他只要自己爱的人活。护士Hana最后同意给the English patient注射大量吗啡,在这个世界上对almasy已经没有了爱的人,即使死去也是快乐的。沙漠与战争,音乐那样凄美。
我一直爱着你,you fool
不要让三观党评论这个电影
爱,真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从古至今
第一次看时还是青春少艾.
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冗长、工业化。
喜欢电影的音乐和画面,2位女主都非常漂亮
不知道该说什么。该说这份爱剥夺了别人的爱吗?该说。可这份爱来的又是那么真挚,但是伦理上我又会极力拒绝这种情况的发生。算了还是说回电影。沙漠的画面像极了堆积的人体,前些天转发的图集,既是如此。
四星半。 爱是真爱,背叛也是真的,而背叛的结局总是残忍的。
不好意思,全程盯屏去了,几乎没有关注剧情(˶‾᷄ ⁻̫ ‾᷅˵)
因为在看小说,所以就看看电影。画面美,男主帅,但是小说中的人性心理刻画没有呈现出来,让我感觉更像是一个背景框架下的另外一个故事,虽然看上去美,但是不怎么动人。
剧情凌乱的一段婚外情,不知道怎么就吹成经典了
I... I`m just want to you know I not miss you yet you will ... you will